作为太原市绿色出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公共自行车渐渐成为人们外出的“最佳伴侣”。但是,在尽情享受低碳、方便、实惠的惬意之时,一些人的骑行陋习却让人大跌眼镜。随着省城道路大修季的到来,骑行公共自行车的不文明行为,不但未因“行路难”而有所收敛,反而愈演愈烈了。红网网友“一路有我”吐槽:公共自行车是人们素质的一块试金石,它的运行、损伤状况是检验我们素质高低的晴雨表。
纵观许多网友的发帖爆料,骑行公共自行车之陋习表征有六:其一,不坐车座站着骑:有些人站着骑行公共自行车,身体重量全压在脚踏板上,极易压坏脚踏板与中间的飞轮;其二,车头挂篮超负荷:公共自行车的车头挂篮只能承重5公斤,但一些人却视其为采购筐,什么都往里边装,直压得挂篮摇摇欲坠;小孩学车图方便:一些家长取出公共自行车后,直接让孩子学车练手,直弄得挡泥板漆皮脱落伤痕累累;锁桩前面健身忙:一些人把存放在锁桩内的公共自行车,当成免费“健身车”,飞速踩踏;坑洼之地任我行:面对多条道路大修的不平路况,一些骑行公共自行车者,上下路牙不下车,驶过坑洼不减速,沟沟坎坎疯驰骋;不让载人我偏坐:公共自行车是不能载人的,但有的人就直接坐在前梁上,更有甚者蹲在后挡泥板上,双臂趴着骑行人的后背,晃晃悠悠前行……
凡此种种骑行公共自行车之陋习,竟被有些人称之为“六六大顺”!你是“大顺”了,可公共自行车却“遭罪”了,于心何忍?!正如网友“张保华”在人民网发帖所劝善的:在享受公共自行车带来便捷的同时,我们更应在骑行过程中多给予它一点爱护,把它当作是自家的东西好好地去珍惜。赤 兔